建房主要采用模塊結構、樓板結構、磚混結構、框架結構、剪力墻結構五種形式,不同結構在承重方式、抗震性能和建造成本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。
模塊建房是前幾年在北京周邊流行的建房方式,是在EPS模塊中設置鋼筋、澆筑混凝土的一種建房方式。這種方式最大的優(yōu)點就是工期短、保溫好,但缺點是不防火、鋼筋含量不足。目前在北京周邊還有較多的應用,但北京基本上沒有了。
樓板結構是屋面采用預制樓板,不使用現(xiàn)澆混凝土,在目前北京的個別區(qū)域,比如大興和周邊還有很多,其優(yōu)點是成本低、施工快,缺點是抗震性較差,漏水風險高,與墻體無法形成整體拉力,地基沉降易導致開裂。
磚混結構以磚墻為主要的承重結構,鋼筋混凝土澆筑構造柱與圈梁形成一個比較牢固體系。目前的建房市場90%業(yè)主選擇磚混結構,應用最廣的建房方式,優(yōu)勢是價格比較親民,施工技術成熟,結實耐用。不足的方面是開間跨度不能大于6米,空間改造受限。
框架結構是梁柱承擔豎向荷載,填充墻僅作圍護的結構形式,簡單來說就是先做梁和柱子,后砌墻。優(yōu)勢是空間布局靈活,抗震性能好,特別適合商業(yè)建筑以及大空間的的房子。但造價和施工難度比磚混結構都要高。
剪力墻結構是是主體都是現(xiàn)澆混凝土構成。優(yōu)勢是整體性強、穩(wěn)定性高、抗震性能卓越,缺點造價高;施工難度大,空間改造靈活性低。
如果你有塊宅基地,你會選擇哪種結構建房?